挂靠送风口的型式及其紊流系数的大小,对射流的发展及流型的形成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气流组织时,根据空调精度、气流型式、送风口安装位置以及建筑装修的艺术配合等方面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送风口。
排(回)风口的气流流动近似于流体力学中所述的汇流。汇流规律性是在距汇点不同距离的各等速球面上流量相等,因而随着离开汇点距离的增大,流速呈二次方衰减,或者说在汇流作用范围内,任意两点间的流速与距汇点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
按送出气流型式可分为四种类型:
百叶风口
旋流风口
按照送、回风口布置位置和型式的不同:侧送侧回、上送下回、中送上下回、下送上回、上送上回。
侧送侧回
侧送风口布置在房间的侧墙上部,空气横向送出,气流基本吹到对面墙上后转折下落,以较低速度流过工作区,再由布置在侧墙下部的回风口排出。根据房间跨度大小,可以布置成单侧送、单侧回,和双侧送、双侧回。
优点:①速度场和温度场都趋于均匀和稳定,因此能保证工作区气流速度和温度的均匀性。②工作区处于回流区,故而排风温度等于室内工作区温度。③由于侧送侧回的射流射程比较长,射流来得及充分衰减,故可加大送风温差。
孔板送风和散流器送风是常见的上送下回形式。
特点:孔板送风和密布散流器送风,可以形成平行流流型,涡流少,断面速度场均匀的气流。对于温湿度要求精度高的房间,特别是洁净度要求很高的房间,是理想的气流组织型式。这种形式的排风温度也接近室内工作区平均温度。
对高大房间来说,送风量往往很大,房间上部和下部的温差也比较大,采用中部送风,下部和上部同时排风,形成两个气流区,保证下部工作区达到空调设计要求,而上部气流区负担排走非空调区的余热量。
下部气流区的气流组织就是侧送侧回。
适用场合:对于室内余热量大,特别是热源又靠近顶棚的场合 ,采用这种气流组织形式是非常合适的。
特点:由于下送上回时的排风温度大于工作区温度,故而室内平均温度较高,经济性好。但是,下部送风温差不能太大。
这种气流组织形式是将送风口和回风口叠在一起,布置在房间上部。
适用场合: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在房间下部布置风口的场合是相当合适的。注意:防止气流短路现象的发生。
一、技术指标:
1、速度不均匀系数—kv
kv=σv/vp
σv =(Σ(vp-v)2/n)1/2
σv–各测点温度的均方根偏差;
vp= Σv/n–速度平均值。
2、有效温度差
θ=(t-tn)-m(v-vr)
tn:给定的室温
vr:停滞区的流速
t、v:测点的参数
m:与单位风速效用相当的温度值,一般θ在-1.72~+1.1之间。
二、经济指标
投入能量利用系数:
βt=(tp-t0/(tn-t0)
tp:排风温度
t0:送风温度
tn:工作区设计温度
tp>tn:热源, βt>1.0 经济;
tp=tn:βt=1.0;
tp<tn :βt<1.0:相当于气流短路。
气流组织设计指标的三项基本任务:
1.设计合适的气流流型;
2.确定送回风口型式、尺寸及布置;
3.计算送风射流参数,使工作区的风速和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工作区的温湿度、清洁度的要求,一般依据舒适性空调或工艺性空调提出的参数确定。对于工作区的流速可参考: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冬季风速不应大于0.2m/s;夏季不大于0.3m/s,工艺性空气调节工作区风速宜采用0.2~0.5m/s。
送风口的出风速度,一般的取值范围为2~5m/s;回风口的速度一般限制在4m/s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