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和布局发酵生物净化车间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以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安全和高效:
一、设计布局
1.车间功能区域划分:
原料准备区:对原料进行清洗、破碎、筛选等预处理操作,以满足发酵工艺要求。
发酵区:配置发酵罐、温控系统、通风系统等设备,实现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纯化区:进行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浓缩、干燥等操作,获得目标产物。
成品包装与储存区:对目标产物进行包装和储存,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设备摆放:
发酵罐等设备的摆放应合理,避免相互干扰,同时便于操作和维护。
发酵罐一般布置在室内,无菌要求严格,一般沿车间长度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布置,稍靠墙;或沿车间两侧呈两条直线排列布置,人员背光操作。
发酵罐离墙距离大于1000mm,小型发酵罐罐距一般大于1000mm,大型发酵罐罐距大于2000~3000mm,底离地面的距离大于500mm。
3.通风系统设计:
为发酵过程提供适量的氧气或空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通风系统应保证车间良好的通风,避免交叉污染和细菌侵害。
二、装修要点
1.材料选择:
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材料,这些材料应具备抗菌、易清洗、不产生静电等特性。
2.色彩搭配:
车间的色彩需要与车间的功能和环境相适应,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轻松区分不同区域。
3.环境温度与照明:
生物制药净化车间的环境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生产环境中的细菌和微生物。
车间内需要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确保车间明亮,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和检查。
三、其他注意事项
1.空间利用率:
优化空间利用率,特别是对于大型发酵车间,可以通过分层布置来有效利用空间。
2.楼面高度与宽度:
厂房的高度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起吊高度、检修或装卸的要求、通风的要求和起重设备的安装位置。一般50m³发酵罐操作层层高为6m左右。
车间宽度也需考虑设备横向进出、修理更换和操作的位置以及通行的要求。
3.控制室与辅助间:
大多数发酵车间都设有仪表控制操作室以进行集中控制操作。
可考虑设置机修、化验室、种子制备室、空调机房、变压器室、配电室、车间办公室、资料室及更衣室、卫生间、洗衣房、门厅等辅助间。
通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确保发酵生物净化车间设计合理、布局科学,为发酵生产提供一个安全、高效、洁净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