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资源紧张、成本控制的背景下,小型兽用药净化车间需通过空间优化、功能集成、智能管理实现高效生产。以下从设计原则、空间布局、设备选型、智能控制四大维度,提供可落地的紧凑型解决方案。
一、设计核心原则:小而精,全而优
1.模块化设计
采用标准化、可拆卸的洁净模块(如洁净墙板、吊顶系统),便于快速组装与灵活调整。
预留扩展接口,未来可根据产能需求叠加功能模块(如增加预混间、包装线)。
2.流程最短化
按生产工艺顺序(称量→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装)规划动线,减少物料往返与人员交叉。
示例:将称量台与混合机直接对接,通过真空输送系统实现物料自动转移,避免中间储存区。
3.立体化利用
向上拓展空间:利用层高设计双层平台,上层放置空调机组、纯水系统,下层布置生产设备。
向内挖掘潜力:采用嵌入式设备(如壁挂式灭菌柜、地埋式清洗池),减少地面占用。
二、空间布局:五区一体,紧凑高效
1. 核心生产区(洁净区)
功能:混合、制粒、压片等关键工序。
设计要点:
采用U型或L型布局,减少设备间距,确保操作面紧凑但不拥挤。
设备选型优先小型化、多功能化(如一体式湿法制粒机,集成混合、制粒、干燥功能)。
墙面设置可折叠操作台,临时扩展工作空间。
2. 辅助功能区(准洁净区)
功能:物料暂存、工具清洗、人员净化。
设计要点:
物料暂存:使用移动式货架+电子标签系统,实现“先进先出”与快速检索。
清洗间:采用洗烘灌联动线,将清洗、烘干、灭菌集成于同一设备,减少空间占用。
人员净化:设置“二更+气闸间”组合,通过快速卷帘门实现洁净区与外界的动态隔离。
3. 空调机房与公用工程区
功能:空气净化、水处理、电力供应。
设计要点:
空调机组选用小型化、高效能型号(如直膨式空调箱),集成初效、中效、高效过滤。
纯水系统采用即产即用型,避免储罐占用空间。
管道布局采用“贴墙走线+综合支架”,减少吊顶内空间占用。
4. 质量控制区(QC实验室)
功能:原辅料检测、成品放行。
设计要点:
采用微型实验室设计,将天平室、理化室、留样室合并为多功能检测区。
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如手持式粒度仪、快速微生物检测仪),减少仪器台面占用。
5. 物流通道与应急区
功能:物料运输、紧急疏散。
设计要点:
物流通道宽度≥1.5m,采用**自动导向车(AGV)**实现无人化运输,减少人工操作空间。
应急区设置可折叠式安全柜,平时收纳不占空间,紧急时展开存放防护装备。
二、设备选型: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
1.生产设备
混合机:选用锥形螺带混合机,体积小、混合均匀度高。
压片机:采用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单机产能可达10万片/小时,占地面积仅1.5㎡。
包装机:使用多工位枕式包装机,集成制袋、填充、封口功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2.空气净化设备
风淋室:采用单人双吹式风淋室,厚度仅0.8m,节省过渡区空间。
传递窗:选用互锁式传递窗,内置紫外线杀菌灯,避免交叉污染。
3.智能控制系统
部署环境监测物联网(IoT),实时采集温湿度、压差、粒子计数数据,自动调节空调机组运行参数。
使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3D模型模拟车间运行,优化设备布局与物流路径。
四、案例参考:某兽药企业30㎡净化车间设计
产能:年产500万片兽药片剂。
布局:
洁净区(15㎡):配置锥形混合机、旋转压片机、多工位包装机,沿墙面呈“一字型”排列。
准洁净区(10㎡):设置移动式货架、洗烘灌联动线、二更气闸间。
公用工程区(5㎡):集成直膨式空调箱、即产即用纯水机、配电柜。
效果:
空间利用率提升40%,建设成本降低25%。
通过GMP认证,产品合格率达99.8%。
福建永科结语:小空间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1.以流程为导向:打破传统车间布局,按工艺顺序紧凑排列设备。
2.设备与空间匹配:选择小型化、多功能设备,避免“大马拉小车”。
3.智能技术赋能:通过物联网、数字孪生实现精细化管控,弥补空间不足。
小型兽用药净化车间通过科学规划、精准选型、智能管理,完全可实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兽药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